心理博物馆|别让手机偷走你的心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9-05-10浏览次数:21

你是否觉得世界少了你就转不起来?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随身带手机,看看有没有短信进来,就怕别人联系不到自己。你不妨收起你的担心,尝试一下与手机保持一个距离。

图片1.png【cp】剑桥字典宣布:2018年年度英文字是Nomophobia,意思是没手机不能活。这个英文单词由no+mobile+phone+phobia组合而成,意为“无手机恐惧症”。剑桥词典在声明中说,“你们的选择告诉我们,全世界的人都可能遇上了这种焦虑,以至于大家都认为应该赋予它一个名字。”

图片2.png

据一项调查结果,58%的男性和47%的女性都可能患有这种恐惧症,而这种症状也确实在改变我们和手机的日常相处方式,65%的人睡觉时会把手机放床头,34%的人承认在跟伴侣亲密接触时还接了电话,超过一半的人从不关机,20%的人表示如果非要选择,他们宁可不穿鞋子一周而不愿没有手机陪伴。

图片3.png

世界上能和人总是保持1.5米以内亲密距离的东西,手机是其中之一。我们一天的生活根本离不开手机,甚至到了过马路也玩手机的地步,低头族在大街上屡见不鲜,和热闹的手机世界相反,现实世界更为冷漠。手机成为你生活的百分之九十九,还有百分之一也是留给充电宝的。

图片4.png

手机也“造”了一些隐蔽的症状:

一、 2016年,韩国LG电子株式会社调查了2000多名美国成年智能手机用户,发现当电池电量低至不足20%时,近九成人会有痛苦的感觉。他们因此提出了「电池电量低焦虑」这个新词。

二、 手机幻听症患者,这并非一个严谨的科学用词,但是它真实存在:模糊间仿佛听到手机铃声在响,但是一看却根本没有来电。在心理科门诊,这样长期处于「待机」状态的病人占了近30%。和幻听类似,还有人幻振,总以为手机在振动,一拿起来根本没有动静,身体稍微一抖动,都会引起高度反应。

图片5.png

一位自2013年4月起就患上无手机焦虑症的19岁韩国学生说:“只是想象我如果掉了手机,我都会心跳加速,手心出汗。所以我无论去哪儿都一定会带着它。”

美国公益组织HelpGuide专门为手机上瘾列了一个词条,其中解释道,手机上瘾的重度患者很多时候是因为压力、焦虑、抑郁,或者孤独等原因才疯狂地依赖手机。但手机并非良药,相反还会加重。虽然在网上迷失自己会暂时丢掉孤独、抑郁、无聊等感觉,但它实际上会让你更糟糕。

英国另一项研究显示,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的人更有可能表现出消极的人格特质,比如自恋,而总是发自拍、关于生活的各种想法或细节则会导致一种不健康的以自我为中心,让人更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关系,压力更大

关于与手机的抗争

2015年,武汉大学发起了“失联18小时”的实验,让200名学生从这天的下午5点上缴手机,到第二天中午12点拿回手机,度过一个没有手机的夜晚;同年,《好奇心日报》让一位记者不带手机独自旅行12天,并且记录下每一天发生的事情,她在结束没有手机的旅行后写道,在这个买个早饭都可以扫码打折的年代,摒弃手机其实是有些逆时代潮流。

“我们或许无法逃脱手机,但得时刻保持清醒。”

 

求真学院学生心理互助中心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