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博物馆|你早就得过很多佩奇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9-05-10浏览次数:7

​相信很多人已经被《啥是佩奇》的短片刷了屏。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短片。

21.jpg

短片简介

故事很简单,山里的爷爷要为孙子准备一件叫“佩奇”的礼物,但他不知道什么是“佩奇”。所以他查了词典,做了广播,问遍朋友,最终硬生生用鼓风机焊了一个“钢铁佩奇”。经过很多天的努力,爷爷对“佩奇”的了解,也从最初的“完全没听过”,发展为“她爹也是猪,她娘也是猪,儿子还是猪,一窝猪。”这样的认知。

可啥是佩奇?

22.jpg

一头雾水的李玉宝借村里的喇叭问了一圈,得到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,有人说是直播网站性感女主播,有人拿出同名洗洁精,还有人说是棋牌的一种。兜兜转转,懵懵懂懂,最后李玉宝用鼓风机自制了一个“佩奇”。

幽默中带着感动,感动中又带着一丝熟悉的温情。

为什么我们说是“熟悉的”?想象一下类似“什么是佩奇啊”这种问题,你是不是也听到很多次?比如——什么是吃鸡啊?什么是氪金啊?什么是直男啊?什么是非酋啊?类似这样的问题,肯定也时常出现在你和父母的对话中。

@xyz14926:看《啥是佩奇》最打动我的,是爷爷一包一包往外掏特产的画面,“我立马想到,我妈每次来湖州看我,总给我带一大堆乱七八糟奇奇怪怪的东西。”

有句话叫做:三岁一代沟。其实,父母再努力了解我们,最终接触的也很有限,就像那位爷爷最终对佩奇的了解,也只是“她爹也是猪,她娘也是猪,儿子还是猪,一窝猪。”而父母能给出的意见,多数也是脱离实践的无用意见——就像那位爷爷给孙子焊的钢铁佩奇。但这是一种想尽办法也要表达的“笨拙的爱”。

当我们刷屏为爷爷送给孙子的“佩奇”感动时,也许并没有意识到,父母早已给过我们很多各种各样的“佩奇”。

23.jpg

“原生家庭”这个概念,近两年被提得越来越多。很多人开始发现,自己现在面对的很多人生障碍比如性格问题、做事方法问题、认知问题等等,原来都是“原生家庭”惹的祸:因为父母的不恰当教育,因为父母的忽视,或者因为父母的过度管教......但站在父母的角度,自己明明已经尽了最大能力来爱孩子,也在自己能力、认知范围内给出最好的“教育”——结果养出来的孩子,总是不懂得念父母的好,还责怪父母给他们带来了糟糕的影响。

从心理学来看:“原生家庭”对一个人的影响,的确是不可否认的真实存在。但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去强调“原生家庭”,本是为了让每个人更清楚的认识自己,了解自己真实的样子,绝非让人们去责怪怨恨父母。当我们看那个短片时,因为我们看到了一只佩奇的诞生过程,所以当最终那只粗糙、滑稽的钢铁佩奇出现,我们会感受到背后的温情,会觉得可爱。可一旦换成自己的生活,我们往往看不到父母给我们准备“佩奇”的过程。

理解之路

1.当父母把“佩奇”给到我们,我们却又会有更多的挑剔。但是,很可能父母真的已经竭尽全力的去爱我们了。

2.  理解家庭这件事,过程总是不可避免伴随着矛盾和痛苦。

3. 但只要我们走在“理解的路上”,就总有希望达到终点。

4.最遗憾的情况莫过于:孩子花一辈子的时间等父母道歉,父母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孩子一句谢谢。

《啥是佩奇》让看的人突然接收到一个提醒:都市里像油条豆浆一样熟悉的佩奇,农村里的爷爷并不认识。

24.jpg快过年了,快回家吧。爸妈在等你,说声 “我爱你”。

 

 

求真学院学生心理互助中心宣